客服咨询
意见反馈
这是一堂非同寻常的课程体验!集科学原理、接地气、灵感激发、思想共鸣、权威认证为一体。 一、带学员认知完整的锂电工艺科学体系,摆脱玄学 带大家认知业界严谨而完整的独到锂电工艺架构! 保证所有学员对锂电工艺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! 让现场工艺人员参训后有一种“原来如此”的感觉,摆脱现场工艺的“玄学”而走向“科学”,具备“以理服人”的能力! 二、学习内容从现场实践中来,注重“接地气” 锂电制造工艺是复杂的,涉及到许多科学机理与现场工作经验,本次培训注重“接地气”,是现场人员经验上升为科学推理的过程! 工艺需要同时具备经验和科学,具备锂电科学知识的人往往没有现场工作经验,具备现场经验的人往往不清楚科学原理,本次培训将带领学员一起从科学原理推导出现场工艺常见问题。 三、三天三夜的灵感激发与认知升级 本次培训将各种唯象理论与三维微米纳米级动画模型融入,深入揭示锂电机理的本质,“练好基本功,发挥想象力”,帮助学员打通“任督二脉”并练好工艺“内功心法”,内容紧凑、引人入胜,全程无丝毫瞌睡感、无尿点,全程聚精会神、如痴如醉,告别碎片化学习,知识体系获得逐步升华,让您学习既轻松又充实,得到一种脱胎换骨、升级大脑的感受! 四、三天三夜的集体思想共鸣与闭关修行 一个人对锂电工艺原理的参悟悟道,所悟所得如果没有思考和经验水准在自己之上的朋友共同交流,容易“走火入魔”走入“狭隘”。本次培训班海内外各种锂电技术人员济济一堂,并且安排有晚间答疑和研讨复盘环节,工艺、研发、原料厂商、设备厂商一起思想共鸣,这种大家一起悟道的共鸣感和情绪价值只有线下培训才能体会到,线上课堂是无法有这种“感应”的。 所谓启发,就是把自己内心里原来所没有想到的或者没有抓住的,通过别人的科学原理引导来印证自己的所看、所听和所想,同时又有新的或者更高的领悟。本次培训从大家对很多锂电工艺现象的共鸣中提炼出很多科学原理,然后再领着学员一起从这些科学原理出发,推演出一个又一个现场工艺现象。
一、锂电池的基本概念与充放电原理
1.1锂电微米级电池充放电模型(电解液基本构成与溶剂化原理;电极的反应过程与极化问题;电极活性颗粒的粒径、导电剂与黏结剂相互作用机理)
1.2锂电析锂的根本机理问题(过充析锂;面密度不一致析锂;电芯R角析锂;电流密度过大析锂;极耳翻折析锂;电解液不匹配析锂;低温过程析锂)
1.3锂电漏液与自放电问题(漏液问题原因与根本解决方案;自放电与K值机理;锂电除尘管控;锂电毛刺防止)
1.4电池极片微结构特征(孔隙结构特征;电极组分分布特征;电极关键特性参数)
二、锂电前工序工艺核心机理
2.1锂电粉体与流体原理(表面张力、表面能与比表面积:显著影响粉体在空气中的吸附力;固体颗粒间在空气中的静电作用力—颗粒间静电作用力及锂电制造中的静电现象;颗粒间吸附与静电作用力在溶液中的平衡—溶剂中颗粒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点:双电层理论、Zeta电位、DLVO理论)
2.2电芯粘结剂技术(高分子的一般物理特性:松弛、溶胀、位阻、粘弹、流变;CMC与SBR的结合应用;PVDF与NMP的结合应用)
2.3浆料制备与搅拌技术(各类搅拌机的设备原理与结构;合浆中的颗粒附着优先级;流体力搅拌机理与投料顺序设计;流体力搅拌设备的设计)
2.4涂布技术(涂布的工艺过程与控制参数要求;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头结构与腔体流道设计;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头的刃口与背辊设计;烘箱蒸发溶剂的能量输入与输出机制;溶剂、粘结剂、导电剂在活性物质毛细微孔中的运动机制;涂层干燥过程产生的应力分布、开裂、卷曲和打皱问题;极片干燥的速率与阶段;烘箱的温度区间设置;NMP回收与监测系统;涂布中的伯努利方程和泊肃叶流动;刘玉青涂珠六力平衡模型;离模膨胀效应带来的尺寸波动)
2.5极片辊压工艺过程(极片辊压基本过程;常见辊压设备及其工艺;辊压过程电极结构演变;全极耳连续涂布极片辊压问题;钢铁材料轧制、电极辊压、干法电极辊压的异同)
2.6极片裁切工艺过程(极片裁切工艺基本过程;极片圆盘分切工艺;极片模切工艺;极片裁切工艺缺陷与常见问题)
三、电池制造中段工艺:电芯组装
3.1电池基本结构(电子在集流体中的传输过程基本原理;方形铝壳电池结构;圆柱电池结构;4680圆柱电池结构创新;软包叠片电池结构)
3.2 方形铝壳电池组装工艺(方型电芯卷绕工艺;电芯耐电压短路测试;极耳设计与焊接;入壳与顶盖焊接;壳体焊接密封性检测;电池注液与预充排气;注液口焊接)
3.3 圆柱电池组装工艺(圆柱电芯卷绕工艺;极耳焊接与入壳;电池注液与封口;4680圆柱电池工艺)
3.4 软包叠片电池组装工艺(电芯叠片工艺;极耳设计与焊接;铝塑膜冲壳工艺;铝塑膜热封口工艺;注液排气与二封工艺)
四、电池制造后段工艺:化成老化
4.1 电解液浸润过程(电解液浸润的基本原理;注液量的估算)
4.2 电池化成基本原理(化成反应基本过程;SEI膜组成与作用;电极的膨胀;加压高温化成工艺)
4.3 电池老化过程(电池的自放电;老化的作用;老化工艺参数)
五、锂电芯常见结构设计缺陷及分析
5.1电池结构设计的主要考量参数(如何合理的设计锂电芯的厚度、宽度、长度,如何设计合理的电芯容量)
5.2常见的结构设计缺陷识别与规避
5.3如何从可制造性角度评价设计的合理性(σ与COV在评价设计合理性方面的应用,如何通过σ与COV的分析来评估设计是否合理)
5.4如何从可制造性角度指导电芯设计:各设计参数的均衡性关系,如何找到设计参数的最佳均衡点)
六、锂电池常见工艺问题的解决逻辑实例(共14个)
6.1点底焊异常的解决逻辑实例(焊接拉力MSA的创新性方法,点底焊各项可能原因的分析及改善合理顺序,DOE经常无法分析出合理结论的处理方法)
6.2外观不良异常的解决逻辑实例(外观不良异常的断点测试与范围缩小方法,数据追溯系统在外观改善项目的应用)
6.3断带不良的解决逻辑实例(产生断带的机理分析,断带异常的常见改善方案)
6.4 CPP外漏不良的解决逻辑实例(CPP外漏尺寸的尺寸链分析,影响因素的波动性分析,找到影响CPP外漏尺寸的主因)
6.5自放电不良的解决逻辑实例(数据追溯系统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价值,逻辑回归在数据追溯、异常电芯集中性分析上的应用)
6.6 OCV一致性改善的解决逻辑实例(如何使用方差分析确定温度对OCV的影响,如何确定最佳的充放电工艺)
6.7 容量一致性的改善整体思路(如何去准确识别来料克容量的影响程度,如何去评价制造过程对电池容量的影响)
6.8 电池聚类筛选出货(如何用一种比配组更好的方法对出货电池进行筛选,如何通过电池的聚类分析找到优化设计的方向)
6.9 原材料性能分析的聚类方法(通过聚类分析找到性能更为接近的原材料,通过聚类分析找到原材料各项性能之间的相关性)
(4471s)
(5836s)
(3718s)
(3844s)
(1253s)
(2830s)
(6301s)
(6222s)
(2926s)
(4182s)
(3212s)
(4615s)
(3296s)
(3515s)
(3741s)
承办单位: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技术支持: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